時風集團舉辦中層領導干部現場觀摩活動
1月20日開始,利用三天的時間(1月20日下午、21日全天、22日上午、25日全天),公司組織在家的中層以上領導干部開展2015年時風發展現場觀摩活動,先后對農用汽車產業園、農業裝備產業園、化纖輪胎產業園、時風巨興輪胎公司、商用汽車產業園、現代農業裝備產業園和熱電產業園進行現場觀摩。這次觀摩活動的目的是:一是了解公司發展。通過現場觀看一年來各產業園區、各車間的發展變化,聽負責同志講述工作特點,實地了解公司戰略決策的實施情況。二是認清領導責任。通過看發展、看變化,了解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公司的應對措施,增強責任意識,認清自己的位置,主動提升工作標準。三是學習先進做法。通過相互交流,了解其它部門和車間的先進做法,相互借鑒,在新的一年里共同提高。四是研究找差距。通過比較找到自己的差距所在,看自己在哪些地方還有提升的空間,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進提升。
觀摩過程中,在各產業園區視頻會議室共同聽取相應部門、車間負責人的工作匯報。發言同志主要結合部門、車間2015年以來的新變化、新特點和2016年的主要工作重點進行匯報,并談了參觀以后的切身體會,劉總給予了集中點評。在各車間觀摩時,每到車間關鍵部位,大家都停下來聽車間負責人或職能部門負責同志的詳細介紹,劉總一一給予了點評。通過看車間發展變化、聽負責人介紹工作特點、對比與其它部門車間的差距,凝聚了共識,形成了2016年工作理念。
(一)傳統產業轉型升級、戰略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是被實踐充分證明了的科學決策。近幾年來,公司一直貫徹“傳統產業轉型升級、戰略新興產業加快發展”的戰略思想,盡管經濟環境越來越復雜,市場形勢越來越難,但正是因為我們堅持了這一戰略思路,使時風集團在困境下實現了突破。現代農業裝備產業尤其在大馬力拖拉機產業上提出“2016年干好了,2017年更好干;2016年干不好,2017年就沒法干”的理念,公司圍繞大馬力拖拉機生產持續投入,提升鑄造、機械加工能力,提高關鍵零部件精度,解決了卡脖子的環節,作為總裝車間要按照公司的發展理念,努力抓好總裝質量,合理安排好生產,切實讓“高精度、高質量、高性價比”的優勢充分體現,打造時風產品品牌美譽度。特別是近年來不斷改造提升,在環保要求方面一直走在政策的前面,適應了發展要求,為時風集團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證。
(二)高端智慧制造平臺是產業轉型、產品升級的重要支撐。近幾年來,我們一直加快推進機械加工數控化、鑄造工藝自動化的改造升級,在焊接、涂裝領域廣泛應用工業機器人。機械加工產業是公司近年來變化大、升級好、貢獻突出的產業,形成了對鑄造產業的拉動作用,帶動了鑄造產業的持續升級,支撐了公司產業轉型,創造了產業齊頭并進,共同升級的大好局面。在此基礎上,過去我們感覺不敢干的零部件現在都實現了批量生產,形成了時風自己的優勢,特別是走出了一條產業發展的時風特色之路。我們清楚,過去我們在很多產業上不計成本、不惜投入,目的在于要打造時風核心優勢,正是這種堅持,讓我們對新產業從不熟悉到熟悉,不斷的改造升級,最終形成了時風集團的優勢,這是時風產業進步發展的經驗。2015年,公司在廠區、住宅區應用門禁管理系統,拓展員工“一卡通”功能,使公司信息化程度不斷提升。作為每一位中層干部,要對照公司發展檢查自己,不斷學習提升,把分管的工作做出成效,實現更高質量、更高效益的發展,這是一個有覺悟的干部必備的素質。同時,也要認識到一方面要引進先進裝備,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設備的管理,如噴三車間是運行時間較長的一條涂裝線,因為其裝備老化經常維修,但是通過近兩年的加強管理,這條線運行越來越好,仍然保持著較高的產出量,為公司傳統產業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,如果沒有高效的管理,達不到現在的水平。2016年,要強化沖壓工藝的管理,過去,沖壓工序是我們的生產短板,一直保持滿負荷運行。但2015年以來發生了變化,工作內容不充實了,員工收入減少,人員在減少。原因在于一些附加值高的產品沒有破題,2016年,沖壓研究所、車間要找足差距,立足于公司新產品的不斷豐富,開發更多的高附加值的零部件,加快推進沖壓工藝自動化。
(三)體制機制創新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配料車間是一個有較強戰斗力的集體,一直以來落實公司決策得力,工作推進扎實有效,特別在人力資源支援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。2015年車間引進了數控鉆攻中心,承接了機械加工車間軸類件鉆孔工藝,解放了機械加工車間的工作量,將更多的精力用于新產品開發,形成了車間互動,共同提高的好局面。鈑六車間過去在小鈑金件制作方面不斷創新,開發了消聲器、儲氣筒、真空助力罐等一系列小鈑金產品。產品穩定生產后,重新整合鈑一、鈑九車間,有效提升了焊接能力。涂裝車間分布在各個產業園區,有新工藝、有老裝備,各車間充分發揮各自優勢,資源共享,優勢互補,使各車間發展齊頭并進,有力的支撐了公司產業發展。大馬力單缸機、汽車變速箱柔性生產,充實了生產內容,平衡了生產環節。攻克高附加值零部件,鍛造件像齒圈、制動凸輪軸,中大拖前橋、提升器等已經實現批量生產。金九車間引進韓國斗山大型數控加工中心,實現了160馬力系列大拖拉機殼類箱體的加工,解決了關鍵零部件加工能力不足的問題。中大拖車橋加工中心成功投產,使時風中大型拖拉機“高質量、高精度、高性價比”的特點充分體現。農業裝備產業園在2015年里是裝備升級最有效的一年,這是時風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,對于農業裝備產業發展意義深遠。同時,2015年,公司對能源物資管理處進行消防安全知識考核,提升了大家的安全消防意識。新的一年,要結合變化的形勢,創新安全管理,對安全用電、重大危險源安全防護等專業安全知識進行考核。切實通過培訓豐富專業知識,確保安全。保衛處要在現有工作內容的基礎上,增加經濟偵查職能,配合公司紀委對領導干部、管理人員進行監督,促進管理作風持續改進。
在觀摩總結會上,劉總強調:通過觀摩,更多的了解別的車間、別的部門的變化,比較自己還有哪些不足,不斷的挑戰自我,爭取彌補薄弱環節,形成爭先恐后、惟恐落后的發展氛圍。同時在看到時風發展的同時,要認識到,與自身相比,的確有了很大的進步,但與行業先進比,與時代發展的要求比,還有很大提升的空間。必須有寬闊的胸懷,有較高的境界不斷學習進步,跟上時代發展的要求。
最后,副總經理林連華帶領大家學習了文章《創新無彊界》,黨委副書記王秀英帶領大家學習了大眾日報評論員文章《堅定信心闖關口》、《堅持持久戰,打好攻堅戰》、《敢作為,敢擔當》。劉總強調:“不創新就要落后,創新慢了也要落后”。創新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。著名制造企業蒂森克虜伯公司CEO赫辛根博士上任后,用三年的時間讓企業從年度虧損50億歐元成功逆襲實現贏利,其成功秘訣就是激發出企業的“創新力”。他認為:“過去企業創新視角更多是由內向外,而現在應該更多由外向內,要了解市場需要的是什么新應用和新需求,一旦把眼光放到新的應用領域,就會完全打開全新的視野和新的天地”。這與時風集團所倡導的“以市場需求為導向,以問題為導向”開展創新的思路是一致的。大眾日報系列評論文章對做好當下經濟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,我們要學習這些先進的理念,應用于時風事業發展。事業成敗,關鍵在人,關鍵在人的主觀能動性。有多大的作為才能干多大的事業,有多大的擔當才會有多大的成就。只有敢作為、敢擔當,對公司要求干好的事情,堅定地干、大膽地干、扎實地干、精準地干、決不回頭地干,才能迎來困難形勢下時風事業新發展。